叶克飞
一个现代人应该以怎样的视角切入历史?学者王笛在《碌碌有为》一书中给出了两种选择: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所谓宏观视角,最好的例子就是学校里的历史课本,历史教科书的编撰就是按照宏观视角切入。它偏重政治、经济、战争和国家政策等大问题,或者与皇帝、宫廷、封疆大吏相关的大人物,即知识精英与英雄豪杰的历史。
王笛写道:“中国的历史学传统也是以讲这种大历史为主,我们熟悉的‘二十五史’、《资治通鉴》秉承的就是英雄史观,记载的都是帝王将相,与普通人关系不大。现在畅销的各种历史学读物或者课程,大多也都是这种视角。在宏观视角下,历史学的意义是要为治理国家服务,在这些对历史走向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大事件中,总结出经验教训和发展规律供统治者借鉴,也就是司马迁说的‘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’。”
如果只有宏观视角,那当然是不够的。王笛继而写道:“微观史对历史的意义,就像在显微镜之下对细胞进行观察,侧重点不在宏观事件和精英文化,而在平凡人的日常生活。它的特点主要有两个,一是关注普通人,二是有故事和细节。如果写一位大臣,比如曾国藩或李鸿章,写得再细也不能叫微观史,因为它研究的是上层人物。”
许多人会忽视微观史,因为在他们看来,普通人的历史没有大历史的惊心动魄,不像帝王将相那样能够影响历史进程。但在王笛看来,一个个平凡人的经历,可以反映整个时代的变化,人们可以从有血有肉的“小历史”中真实地感受大时代的转折。“如果没有微观视角,我们的历史就是不平衡的历史、不完整的历史。”
王笛举了一个例子,来自1944年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学生杨树因的本科毕业论文《一个农村手工业的家庭:石羊场杜家实地研究报告》。杨树因于1943年暑假到成都附近做社会工作实习,并为毕业论文收集资料。她在这里认识了40多岁的杜二嫂,杜二嫂一家住在石羊场,“场”即市集。杜家从事传统手工纺织业,以加工生丝、售卖丝绸谋生。
这个再普通不过的农家,却是观察中国社会的窗口。杜二嫂生于1900年左右,在1900年到1944年之间,宏观层面有一系列改变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。而在个体层面,杜二嫂通过自己的努力,让家庭经济条件越来越好,从一个丝织佣工变成小型个体老板。可以说,她的人生并没有像一般人理解的那样陷入大时代的动荡。
但这是不是意味着个体的人生与宏观历史全无联系?答案显然是否定的。近代四川丝织业不断受到洋货冲击,日渐衰落,但是抗战爆发使洋货很难进入内地,反而给杜二嫂这样的丝织户创造了机遇。
《碌碌有为》一书就是这样聚焦于微历史,以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方法,从一个个普通人和家庭的故事,展现中国社会的种种变迁。
书名中的“碌碌”,在汉语的语境中并不体面,无论是“碌碌无为”还是“庸庸碌碌”,都透出“小”与“无力感”。或者也正是这样,在旧时史家和今日的历史写作者眼中,他们都没有太多书写的价值,但王笛将“碌碌”与“有为”联系在一起,正视个体的努力。
书中也从微观角度解释了许多“大问题”,比如人口问题。人类到底是资源还是负担,一直是有所争议的话题。从社会结构来说,农业社会无法承载过多的人口,因为人均耕地减少就会导致粮食供应不足。中国古代社会的治世乱世往往与此有关,一个王朝初建后休养生息,百姓得到稳定生活,耕作有所保障,就会增加人口,但当人口达到一定数量,耕地难以支撑,就会反过来造成动荡。不过在现代工业社会,农业的比重有所降低,技术不断创新,而人口就是资源。
书中写道,过去对我们今天的人际关系、生活和饮食、教育和思想、思维习惯,一切的一切,仍然产生着明显或者潜在的影响。不了解过去,就不了解今天。不了解中国,也就不了解世界。而对普通人和历史细节的记录,正是了解这一切的重要方式。
标签: